星空体育·(StarSky Sports)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

400889562369





行业新闻

先睹为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2023星空体育在线登录年展览计划

发布时间:2024/07/10    浏览次数: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20世纪初,得益于德意志制造联盟及包豪斯的诞生,德国设计获得了世界性的关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面临着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1949年之后,德国设计演化出不同的发展逻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设计成为“德国制造”出口行业的推动力,而德意志共和国的设计旨在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提供动力,其产品可为普通民众消费。战后时代的德国设计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路径?这是本次展览希望讨论的关键学术话题。本次展览共展出战后德国设计作品300余组件,包括迪特·拉姆斯、汉斯·古格洛特、鲁德夫·霍恩、玛格丽特·雅尼等杰出设计师,以及哈勒艺术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奥芬设计学院等机构的设计作品,涵盖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室内设计,以及时尚、纺织品和首饰设计等诸多门类。展览力图通过不同功能的设计案例,反映设计与历史、社会、日常文化等因素紧密交织的景象,探索德国和联邦德国在设计理念与实践领域的差别及相似关系,从而勾勒出战后德国设计史的全景。

  早期中国先民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事实上,在古代,无论东西方,军事和祭祀都是一个政权维系的根本,金属材料不仅被打造为攸关生死存亡的武器,还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和宗教目的、个人装饰和日常用具等,对复杂造型和装饰性的追求也不断促进了金属技术的进步。可以认为,金属材料是不同时期人们赖以建立文明的基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云:“金,五色金也”“凡金之属皆从金”。这是“金属”一词的由来。《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六齐”的记载,表明早期中国已经熟练掌握了合金配比和金属性能的关系,又将与金属冶炼铸造相关的工种称为“攻金之工”,这也是本展主题的出典。本次展览以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近300件金属类文物为主,并联合国内多家文博机构,展示亚欧的金属艺术,跨越4000年,包括两河流域、安纳托利亚、地中海地区、伊朗高原、高加索地区、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明考古共同体、欧亚草原、中亚、南亚和东亚,以及中国北方(新疆、河西走廊、长城沿线)等区域,呈现金属艺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以期映照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区和文明的差异性、相似性和彼此交流互鉴的轨迹。

  本次展览将山东置于华夏文明宏大的主题之中,以山东古代文物为线索,探寻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缘起、传承与发展,发掘古代智慧,向世界诠释中国,突出强调山东作为“东方文明”的起源地在华夏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展览主题为“礼运东方”。“礼运”二字典出录有孔子言论或发挥孔子思想之真谛的《礼记》,其《礼运》篇,借孔子的“喟然而叹”,论道了礼的起源、运行与作用,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阴转旋之道”。“礼运”的核心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反映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和历史观点,对历代与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东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中国的“东方”,即山东,《易·说卦》曰:“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二是世界的“东方”,即中国,而中国的“礼”,又是从其东方(山东)诞生的,正所谓“万物出乎震”。展览将选取山东各个类别精品文物约350件。

  梁启超(1873-1929)一生波澜跌宕,从戊戌变法到觉醒年代,从少年中国到青春中华,从影响了几代中国青年的启蒙思想家到选择学术生涯、隐居天津饮冰室的清华导师,他的传奇人生,启发了无数觉醒年代的中国青年。1914年,就在梁启超决定定居天津的那一年,他在清华一次讲演中提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后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校训。正是从100年前梁启超选择天津和清华开始,梁启超的身份由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转变为现代教育家。无论是在饮冰室的书斋,还是在清华的讲堂,梁启超都致力于用世界视野和现代眼光,来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与著述,致力于为当时和未来的中国青年进行思想和文化启蒙。本次展览围绕着梁启超在中国现代性构建过程中的成果,以其不同时期的手稿墨迹、书法、报刊、书籍文稿、个人影像等为主要内容。展览主题“热血饮冰”,源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典出《庄子·人间世》“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际,对外,“西政”饮冰;对内,“时务”热血;为“中华民族”命名,为“新民”“国民”塑魂。2023年值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热血饮冰”展览通过艺术和视觉文化的视角,展现梁启超在中国现代民族、现代国家建设历程中的奠基之功。

  在20世纪涌现的杰出篆刻家群体中,谢磊明(1884-1963)、方介堪(1901-1987)、徐无闻(1931-1993)无疑极具代表性,他们之间师弟授受、承前启后,在深入汲取传统养分的基础上,对文人篆刻和篆书艺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出古典文艺的独特美感和魅力,同时也强调和重申了印学和书学的文化立场。2023年是谢磊明逝世60周年、方介堪逝世36周年和徐无闻逝世3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特遴选三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和相关文献,举办“铁笔丹华——谢磊明、方介堪、徐无闻篆刻艺术展”,通过大量篆刻原作的实物、钤拓留存的印谱以及书法、信札、临稿、公开出版物等,集中呈现他们的艺术成就和学术观念,并期以观照和讲述现代篆刻史的一个重要面向和传统。

  李斛(1919-1975),四川大竹人,在短暂的56年人生里,他的艺术创作一直与社会和国画革新有关。20世纪东西方文化深度碰撞、融合,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帝制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巨大转变,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则成为绵延至今的时代主题。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民族文化的危难中,“中国画”的概念被建构起来。中国画在20世纪融合了素描与白描、水墨与水彩、科学透视与散点透视等,在创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以写生、或素描写生为基础的创作手法,这是中国画现代转型的诸多表征,一直到现在还在延续。本次展览按照李斛艺术生涯的主要时间线索,分成了“写生到创作”“现实的艺术”“历史的面孔”“山河新貌”等版块。“将何之”本是李斛一张小画的标题,从更宏大的视野,将李斛的艺术放置在20世纪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中,在对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经典绘画共同追寻中,东西兼程,中西合璧,“将何之”可以看作李斛一句似无心或有心的发问,而这个问题我们如今依然要面对。

  本次展览的脉络源于1953年由文化部主办的新中国首届“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展览从艺术博物馆1000余件套藏品中,在陶瓷、漆器、织绣印染、金属工艺、编织雕塑、年画、剪纸、木偶、玩具等门类中,选择出100余套展品,年代从晚清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展品来源既有造型雅致、工艺精湛、图案精美的民间收藏或组织选送,亦有造型朴拙、切于日用、工艺朴实的民间收购。通过实物、图像、文献、图示等方式,展览期待展示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年间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审美风尚,折射民间工艺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从手工到机器多元发展之路;并为复兴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提供一种温故知新的视角与视野。

  铁扬(1935- )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起来的老艺术家,尤其在水彩画的创作中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铁扬形容自己是一位劳动者,他把土地、乡愁、冀中平原、冀西土地、太行文化的性格,用他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真挚而纯粹。画面上看似随意的笔触和色彩,形成了既有绘画性,又有文学性的叙事风格,清新隽永,真诚、朴实、凝练又大气,具有很浓厚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和诗意特征。本次展览将展出铁扬从艺70年来的油画、水彩水粉画、水墨画、插图等艺术作品,希望观众透过展览能够看到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对于家乡的土地和日常生活的入微观察和热爱,看到艺术家在艺术上深入探索和在中西文化艺术的融合创新上所做的尝试和努力。

  闫振铎(1940- )是新时期以来艺术上追求现代形式语言,探索富有个性表现力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的画风抒情而具气概,善于在大块平面色彩对比中,表现人对自然的心灵悸动。他注重色块与点、线节奏星空体育App下载,在色彩韵律的大关系中,不放弃细节的精致。在当代画家中,他最值得关注的是隐含在画面里的各种结构变化和点、线、面的处理,充分展现了艺术家在抽象和意象之间,在叙事和抒情之间,在形和色,线条韵律和造型空间等关系中,保持一种基于视觉规律的平衡和突破。本次展出作品分两部分:1964年以来各阶段的代表性作品,以及东方意象和抽象的探索。前者是历时性的回顾性展示。后者为剖面式的聚焦和对照。可以让观众从不同角度和脉络去观看作品,鉴赏画家的艺术风格。

  杜大恺(1943- )是我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杜大恺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求学期间师从祝大年先生,并得到张仃、庞薰琹、雷圭元、郑可、吴冠中、袁运甫诸先生教诲。近年来,杜大恺先生一直致力于水墨画创作,其艺术作品不拘陈法,以当代人的情感及体验,抒写自然山水、人情百态、异域风物,用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通过对笔墨的解构与重建,融具象与抽象为一体,营造出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境界和笔墨系统,表达了一个当代人的诗性境界。

  丘挺(1971-),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丘挺是中国当代水墨领域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在汲取传统山水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开展对当下问题的思考。以“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的辩证理路,延展出新的绘画路径,也构建起时代语境中独树一帜的意义结构。此次展览在学术框架下对其近20年来的创作做出详细梳理,无论是从艺术家主体的个案研究角度,还是辐及探讨当代水墨整体语境,以及重新审视绘画的当下意涵、学院体系下的教学突破和新时代的美育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每年培养200名左右的研究生,毕业生用丰富的选题、多样的视角、综合的媒介和表现方式展现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现独立思考和勇于表达的创作精神。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的固定展览场地之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每年为毕业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向世界发出鲜活而炽热的声音。

  清华美院2023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将展出毕业生的超过1000件作品,来自染服系、陶瓷系、视传系、环艺系、工业系、工艺美术系、信息系、绘画系、雕塑系、艺术史论系等10个系。展出作品的题材、手法、媒介等方面都体现了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反映师生们深入的创作思考。清华美院的毕业生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时间与空间、自然与生命等主题的思考,既保持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们不仅能敏锐发现问题,更具备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是秉承“艺术服务社会”理想的新一代“美院人”。

  中国书画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表现手法、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享誉世界美术之林。本次展览在前两期“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展览的基础上,重新精选70余件近现代精品绘画,进一步向公众呈现中国书画艺术中的自然精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织绣四千八百余组件,以明清及近代藏品居多,锦缎、沙罗、丝绒、刻丝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品种应有尽有。本次展览从馆藏中精心甄选明清时期代表性织绣品百余件套,涉及织物、成衣配饰和鉴赏品等三大类,分别由丝彩织成、华服美饰、绣缂(刻)画意三个单元加以陈列展示。这些织绣品已由当初华美贵重的实用之物,升华为反映工匠技艺与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基于文物保护工作,2023年将对部分陈列织绣品进行更换。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家具一百四十余组件,以凳椅类、桌案类和柜架类为主,尚有少量橱柜类家具,时代自明至近现代。其中尤富盛名的是五十多件以黄花梨、紫檀等材质为主的明式家具,有七件收录于王世襄先生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本次展览的家具藏品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包含明代黄花梨四面齐琴桌、黄花梨矮翘头案、黄花梨圈椅等传世精品。虽篇幅有限,难窥全貌,但仍可看作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众多珍品的一个缩影。

  因会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我馆暂停会员业务的办理(现有会员可在有效期内继续正常使用会员卡),恢复办理时间将另行通知。

  自驾车辆请停放在校外停车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门)附近停车场有:北京农商银行、凯时广场、同方大厦、学研大厦、同方科技广场等。


Copyright © 2012-2024 星空体育·(StarSky Sports)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9999782号-1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
电 话:400889562369 手 机:138526386529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星空体育官网
扫一扫关注微信